i
第53届香港艺术节 .精选
2025.02.07

咆哮中留下爱的回声

撰文 / 陈咏恩

有评论誉《咆哮山庄》为最伟大的英语悲剧文学之一。它由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5年至1846年期间所著,书中主角耗尽一生报复,怒火烧光三代人的幸福。此书出版之初曾饱受抨击,被指内容粗野,人物道德败坏。但英国剧场导演爱玛.赖斯却从人性丑恶中,重新寻找获善与希望,并改编为同名歌舞剧,借以唤起世人对弱势群体的同理心。

爱玛.赖斯在创作笔记中回想,在1970年代,童年的她曾跟随家人,到访英国约克郡荒原,尝试寻找启发了《咆哮山庄》原著创作的荒废农庄「巅居」(Top Withens)。当时未读过该书的她,并未有太大感受。

然而,在她十二岁那年,一位儿时好友因病离世,她经历痛失所爱、对死亡的畏惧,自言犹如「染上毒瘾」般,沉迷《咆哮山庄》的书中世界。主角希斯克里夫童年流落街头,幸得好心人恩萧收养,却被家中兄长虐待欺凌,加上爱人嘉芙莲出嫁,令他决心离家出走,展开漫长的报复,势要夺回失去的一切。赖斯写道:「年少的我就是希斯克里夫,被人误解,感到愤怒、哀伤。我希望他人能感受、看见、明白我的痛苦。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明白我。她明白死亡无处不在,跟我一样对失去有切肤之痛。」的确,艾米莉.勃朗特在成长过程中,亦曾面对多次家人离世。

长大后,曾经愤世嫉俗的赖斯在戏剧、舞蹈、文学等艺术滋养下,发现书中女主角嘉芙莲是错的,「幸福确实存在!」她对《咆哮山庄》的热情渐渐减褪。直至2016年,她得知法国的加莱难民营中,难民儿童的无助惨状,令她联想起希斯克里夫的惨痛童年,于是重读这书。 「我猛然发现《咆哮山庄》并非浪漫的爱情故事,而是套关于残酷、暴虐和复仇的悲剧。它引证了若我们的社会允许残酷主导,后果将不堪设想。」

赖斯动笔将小说改编同名剧作,由明智孩子剧团演出,以强劲现场演奏及歌舞交织成《咆哮山庄》的故事,一众角色亢声高歌、激烈舞动。 「当中角色宛如拥有超人类的力量;嘉芙莲、希斯克里夫、哈里顿,仿佛分别是神话中混浊、复仇及希望之神的化身」。

与原著不同之处是,赖斯摘录书中主要叙事者——恩萧家女仆人奈莉.迪恩的叙述,并改为由新创造的角色「荒原」唱出。这角色由多位演员集体饰演,由于此剧采用希腊悲剧的形式,「荒原」便充当一种希腊合唱团的功能,向观众讲述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并警告角色别做不明智的决定。

赖斯动笔将小说改编同名剧作,由明智孩子剧团演出,以强劲现场演奏及歌舞交织成《咆哮山庄》的故事,一众角色亢声高歌、激烈舞动。 「当中角色宛如拥有超人类的力量;嘉芙莲、希斯克里夫、哈里顿,仿佛分别是神话中混浊、复仇及希望之神的化身」。

与原著不同之处是,赖斯摘录书中主要叙事者——恩萧家女仆人奈莉.迪恩的叙述,并改为由新创造的角色「荒原」唱出。这角色由多位演员集体饰演,由于此剧采用希腊悲剧的形式,「荒原」便充当一种希腊合唱团的功能,向观众讲述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并警告角色别做不明智的决定。

《咆哮山庄》

日期:2025年3月26-29日

地点: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

 

下一篇的ID :咆哮中留下爱的回声
列表关闭

赞助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