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第53届香港艺术节 .精选
2024.12.18

《海底两万里》人偶合一|暗中作乐|活现海底奇想

撰文 / 陈咏恩

法国著名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可谓陪着法国人成长,连早前巴黎奥运开幕礼也向儒勒·凡尔纳的这本名著致敬。法兰西喜剧院同样热爱此作,还巧妙地运用「黑光剧场」与戏偶,把它改编成同名剧作。尽管舞台上没有水,观众仍犹如置身海底。

原著《海底两万里》于1870年出版,而华莉里.莱索尔和来自法兰西喜剧院的导演克里斯蒂安·埃克则在2015年将之改编为法语剧作。故事讲述海洋生物教授与其仆人和一位捕鲸人意外堕海,由神秘潜水艇「鹦鹉螺号」的船长尼摩救起后,被逼跟随这艘被世人误会是巨型海怪的潜水艇,开展海底冒险之旅。

全剧都在海底船舱内发生,透过船舱大窗,观众与角色一同窥探漆黑海底,偶遇巨型章鱼、成群的发光水母、亮出利齿的灯笼鱼等奇异的海底生物。它们以不同角度现身,有时正面冲来,有时侧身游过,甚至会袭击潜水艇。

导演莱索尔解构幕后秘密,这些戏偶其实由演员纵控,演员不只要在台前演出,还要到后台饰演戏偶。他们要穿上全黑薄纱衣和手套,把双手套进戏偶内操控,或露出部分肢体来饰演半人半偶的奇怪生物,过程中须极其严谨地控制身体节奏。 「他们能在全黑的环境下,数秒内更换好服装和戏偶,这是技术人员和服装团队努力的成果。」

而导演埃克一直对偶戏非常着迷,「在形体表达上,我们可以把极限推至多尽?这项研究一直吸引着我。」他认为戏偶可以延伸演员的身体,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表演工具,只要运用极轻便的戏偶,就能实现一般人体无法做到的速度和肢体效果。在剧中,鱼类总是随机地游动,时快时慢,当演员亲身穿上戏偶时,鱼的动作能激发演员的演绎。

他回想第一次套上戏偶排练时,演员很快便为各种鱼类赋予个性,在全黑空间中演出的不安感瞬间消除,过程出乎其意料,「我想把戏偶变成真实角色。在这部剧中,每个人都处于一个非常独特的宇宙——人类与动物并存的宇宙。」

他们当年的演出荣获法国剧场界最高殊荣——莫里哀戏剧奖的最佳视觉及音响设计奖,最近更受香港艺术节委约,与内地创作团队合作,由内地演员演出,于2025年于艺术节首演别具东方色彩的普通话版本。
(本文部分访问内容节录自2015年老哥伦比剧院传播与出版部主管尚塔儿.雨罗的采访,经香港艺术节编辑部整理)

赛马会艺贯中西系列:《海底两万里》
日期:2025年3月20-23日
地点: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大剧院

列表关闭

赞助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