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第53届香港艺术节 .精选
2025.01.17

非线性的时间|如梦似幻|《TIME》高谷史郎谈与坂本龙一的最后心血结晶

撰文 / 小杉厚

我想创作一部没有表演和装置艺术界限的剧场作品。命名为《TIME》,我故意挑战自己,否认时间本身的概念。 —— 坂本龙一

已故日本传奇音乐巨匠坂本龙一对时间的思索可追溯至八十年代初。然而,直到2017年他发行音乐专辑《异步》(async)后,这些构思才逐渐成形。刚从第一次患癌中康复的坂本,欲探究不依循传统时间结构、没有开首也没有结尾的音乐。多媒体音乐剧场《TIME》延续了坂本对时间的诠释,糅合文学、音乐、舞蹈、多媒体投影及装置艺术, 以梦来引证时间的多元性,大胆否定传统的时间观。

在这篇访谈中,剧场导演高谷史郎提及与这位音乐大师的最后合作,以及他们对时间永无止尽的探求。

访谈原载于《TIME》日本巡演场刊,并经《阅艺》编辑

「时间的不确定性」是作品的关键之一,你同意吗?

人们往往想象时间是沿着一条有序的直线展开,因果关系清晰。当我们想到时间时,我们想到时钟,以及其指针如何测量太阳和月亮运动的规律。

在《TIME》的舞台上,我们用砖块在水面上铺盖了一条道路,这个积小成大的概念象征了数学的起源。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亦习惯把事物分解及组织成细小、易于管理的个体,让复杂的事物容易被理解 。但若能摒弃固有概念,寻求一个更自由的时间观,或许这个世界会对不同感观的人更友好。

排练时,你跟舞者田中泯及笙演奏家宫田真弓的互动如何?

田中泯、宫田真弓和坂本龙一都是杰出的艺术家,我们对这部作品都有共同理解。虽然排练时只有一个简单的进程表,但每个人都全心投入,用自己的情感填补了作品。实际在剧场观看作品时,我发掘到无法单从剧本获得的情感。能剧也是如此,即使重复观赏同一部作品,仍能不断发现新事物。

正如坂本所说:「我们的目标不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相同的演出,而是寻觅那独一无二的瞬间。」

是的。虽然他无法参与在阿姆斯特丹的排练(《TIME》于2021 年在荷兰艺术节首演),但我们每天也会发送短片给他,方便他提供指示。坂本向来偏爱现场演出,我记得他问过:「我们能引入更多即兴元素,让演员在舞台上做出不同反应吗?」

代表你们能把作品托付给表演者呢。

坂本希望表演者在舞台上能以自己的本真存在。他曾说:「我想创造一个没有开端、没有终结的表演,一个观众可以来去自如的表演。」

在田中和宫田的一次对谈中,宫田提到,虽然《TIME》以她的笙打开序幕,但其实声音在观众听到之前已响起,延续到表演结束之后。我认为她指的不仅是笙的乐音,同时包含她的身体在准备演出时所发出的声响。表演在开幕前已开始,在结幕后仍然继续。我完全理解她的意思,谁决定表演何时开始,何时终结?若打开五感,仔细观察,你能察觉演出无限延续的特性。我希望观众能共享这个奇妙的瞬间。

这让我想到《TIME》的场景确实环环相扣,超越时间的框架,改变了观众对空间与时间的感知。

自听到坂本提及《TIME》,我便尝试理解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关系,非线性的时间会带来甚么感受。坂本选择了《梦十夜》、《邯郸》和《蝴蝶梦》的文本,以梦来引证时间的特性。在梦境里,时间并非连续,事件相互交错,梦中有梦。这种时间的扭曲,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

疫情期间,我到中国筹备坂本的展览,不得不隔离三周。到达酒店时,我被身穿白色防护衣的防疫人员包围。时光荏苒,当我退房时,我又再次被包围。同样的情境带来难以言喻的既视感,似蒸发了我在酒店度过的每分每秒。当我将感受传达给坂本时,他说:「就是这样!请记住这种感觉!」

如你所说,离散的时间就似是一场梦。

坂本穷其一生创作音乐,由于音乐有开始也有终结,可说是玩弄时间的艺术。我不是音乐家, 很难想象若时间并非线性,对音乐创作有甚么影响。但坂本大概想脱离线性时间的框架,进一步探索声音和创作的可能性。

坂本龙一 + 高谷史郎《TIME
日期:2025年3月13-15日
地点: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

第53屆香港藝術節

下一篇的ID :非线性的时间|如梦似幻|《TIME》高谷史郎谈与坂本龙一的最后心血结晶
列表关闭

赞助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