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移動的牆壁、由衣帽架改造而成的木恐龍、想逃走的裙子,這些物件在《鐘聲與魔咒》的馬戲舞台上全都活了過來!這場異想天開的演出,結合了舞蹈、默劇及偶戲,亦受演員奧麗莉亞.帝埃雷的新馬戲藝術背景影響。
逃到馬戲團演出是不少孩子的童年夢想,但對奧麗莉亞來說則不然,皆因她從小在馬戲團家族成長。奧麗莉亞及弟弟占士的母親是維多利亞.帝埃雷.卓別靈,父親是讓.巴蒂斯泰.帝埃雷。二人因同樣熱愛馬戲而結緣,於1969年成婚。
1970年,維多利亞.帝埃雷.卓別靈與丈夫讓.巴蒂斯泰.帝埃雷創立了他們的首個當代馬戲團「你好馬戲團」,並成為新馬戲運動的先驅。新馬戲運動的特點是只由人類表演雜技和雜耍,取代以往以動物雜技表演。在女兒奧麗莉亞出生後,他們在1974 年創立了一個規模較小的新馬戲團,名為「奇想馬戲團」,主要以夫妻檔連同兩位孩子演出。
奧麗莉亞自此與母親聯手將多個新馬戲表演搬上舞台。將於2025年香港藝術節上演的《鐘聲與魔咒》,也是她母親創作的作品。當中蘊含許多她在馬戲團長大的快樂回憶。奧麗莉亞在接受《閱藝》訪問時憶述:「我記得舞台上燈光的溫度,那感覺很舒服,就像待在火堆前。」
「透過娛樂演出來訓練紀律,聽來荒誕可笑。但當我一邊扮演小怪獸或昆蟲般的生物、自盒子裏一躍而出、學習魔術技巧,一邊長大成人。我便被告知這是工作,必須認真對待,必須成熟可靠、訓練有素。這令我渴望快速長大成人,這樣才能繼續演出。」
除了家族的馬戲團作品,奧麗莉亞與維多利亞還合作演出《奧麗莉亞的神劇》(2003)、《牆壁的低語》(2012)及最新作《鐘聲與魔咒》(2018)。《鐘聲與魔咒》講述一名古怪的盜賊受到自己偷取的物件詛咒,其後經歷一連串不幸事件。維多利亞曾表示,此作部分取材自波拉的滑稽事跡。波拉是二十世紀中期著名的馬戲小偷,傳說他會盜取觀眾的隨身物品,然後在表演結束後物歸原主。
《鐘聲與魔咒》是一個結合舞蹈、默劇、戲偶和馬戲藝術的表演,令人愉悅又異想天開。表演者憑藉奧麗莉亞所謂的「時機與靈巧性」,創造出令物件出現又消失的幻覺。維多利亞想藉此表演,探索死物是否可能有生命,甚至擁有靈魂,能「依附在人類內心並促使我們去愛」。
奧麗莉亞和維多利亞這對母女組合經過長年合作,展現出親密的默契。帝埃雷說:「我們都熱情洋溢,祈求幸運之神的眷顧。我熱愛維多利亞創造的舞台世界。它們富挑戰性、神秘而有趣。我們有一句格言:當我們熟知一個節目如何運作,就是挑戰下一個節目的時候。」
《鐘聲與魔咒》自首演至今已巡演超過五年,奧麗莉亞對此深感榮幸。她將與母親在新節目中再度合作,並為此感到興奮:「戲劇的美妙之處在於,每一晚都是新開始。我們帶着信念期望表演成功,讓觀眾盡興而歸。」她說:「戲劇是團隊的努力成果。戲劇是一場賭博。無論準備有多充分、彩排過多少遍,每晚演出總有出乎意料的變數,而你只能擁抱及接納它,因為它難以預測,讓你永遠不能鬆懈,而這正是戲劇的有趣之處,亦是戲劇與生俱來的特質。」
在家族馬戲團和戲劇表演以外,奧麗莉亞也活躍於電影、卡巴萊和歌劇演出。當被問及穿梭在多種表演媒介需要甚麼特質時,奧麗莉亞回答:「我認為是想像力:一種在想像中培養韌性的能力、對超乎想像的事物保持開放,以及辛勤工作。我曾為了維多利亞,為了節目的其中一幕學習踢躂舞。我學會馴服變幻莫測的道具。我仍在不斷學習。」
奧麗莉亞和維多利亞曾參與2002年香港藝術節,演出家族馬戲團作品《隱形馬戲》,及後再為2005年香港藝術節帶來《奧麗莉亞夢遊仙境》,兩度來訪均留下美好回憶。帝埃雷憶述:「我們記憶中的香港是一個生氣蓬勃、美麗的城市。我們很期待再次來訪。」
《鐘聲與魔咒》
日期:2025年3月11-12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