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第53屆香港藝術節 .精選
2024.12.18

科幻漫畫交響之旅 進入貝多芬的理想世界

撰文 / 斐德龍博士

音樂總監洛朗絲.埃基爾貝在巴黎創辦了島嶼管弦樂團與誦調合唱團,他們的演出結合鑑古演奏與現代科技,贏得熱烈支持。為了吸引新的觀眾,「尤其是那些會受一部作品啟發一生的年輕人」,埃基爾貝與樂團每年都會推出兩部作品,藉以探索多感官創新。

2025年,埃基爾貝為香港藝術節帶來樂團首部沉浸式作品《貝多芬和平之戰》,將貝多芬兩部鮮有公演的傑作與漫畫世界融合,並投射在屏幕演出。

戰爭與藝術
「島嶼管弦樂團的其中一個宗旨,是復興被遺忘和甚少表演的作品。」埃基爾貝說。《貝多芬和平之戰》靈感源自貝多芬為戲劇《史蒂芬王》和《雅典的廢墟》所創作的兩首樂章,這兩首樂章最初是他為劇作家奧古斯特.馮.科策布的劇本量身定造,樂章與劇情緊密相扣。

科策布的這兩齣戲劇於1811年創作,以紀念匈牙利佩斯城的新劇院落成。當時拿破崙帝國如日中天,這兩部戲劇在同一晚演出。《史蒂芬王》讚頌和平、英雄主義以及苦戰多年後建立的法紀,而《雅典的廢墟》則講及藝術對人類的重要性。

理想主義與社會和諧
科策布因提倡新聞和學術自由而被殺害,其作品的理想主義、淑世情懷和藝術對社會和諧的重要性等命題,深深引起貝多芬的共鳴。為了展現科策布的精神,貝多芬譜寫了具有豐富交響性質的樂曲,其音樂主題明確且情感充沛。他的配樂中還包括精采卻甚少被演出的合唱部分。

對埃基爾貝而言,「這些音樂呈現出一幅廣闊的音樂全景,情感色彩豐富。」埃基爾貝利用為《貝多芬和平之戰》創作的漫畫世界,使戲劇性元素得以重現,並讓全曲能被完整演繹。

奔向漫畫的旅程
埃基爾貝與影片導演安東尼.飽德爾合作,以貝多芬的樂章創建了一個充滿戲劇性的大型演出。這次奔向漫畫的交響之旅,故事靈感來自兩部戲劇的文本。原有的主題和場景,則被轉移到一個異世界中。

故事講述,史蒂芬和朋友被迫逃離一個飽受戰爭蹂躪和摧毀的遙遠星球,並遇上吉賽爾。兩位領袖經歷一場激烈對戰,但當他們意識到這場衝突毫無意義後,便決定聯手尋找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他們的旅程將他們帶回地球,但地球已被污染,更被機械人掌控。不過他們仍克服所有難關,建立了一個不再有戰爭、痛苦和眼淚的王國,只留下藝術、音樂、科學和美好的事物。

被一部太空歌劇包圍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渴望建設一個更美好世界,引起了人們強烈共鳴,而漫畫的設定正好用來描繪這個反烏托邦宇宙,以及希望與團結的無盡循環。在舞台上,表演者被投射在音樂廳屏幕上的太空歌劇漫畫包圍。影片聯合導演阿瑟.夸克表示:「沉浸式漫畫是一場追尋崇高理想的旅程,讓人代入角色感同身受。」飽德爾指出,這個項目的目標是「在生動而富詩意的繪畫影像間創造共鳴和對話,讓觀眾沉浸其中,使他們能夠切身參與眼前發生的一切」。

向更好的世界出發
《貝多芬和平之戰》中的價值觀帶有神話和魔幻元素,埃基爾貝指出,「把善與惡統統放大。」漫畫角色的英雄主義、理想主義和光輝形象,經貝多芬的豐富樂聲過濾,與貝多芬對人類的期望產生共鳴。埃基爾貝說:「重要的是,這一切都源自貝多芬的音樂,加上影片是為了讓觀眾與音樂建立新關係。」

或許在音樂廳中不常看到電影般的視覺效果和音響設計,但此創作懷抱的信念是「相信美麗事物會讓孩子驚嘆,相信和平會降臨,還相信世代為敵的人終能和解。」《貝多芬和平之戰》堅信這些烏托邦願景,並希望與更多的觀眾分享:「無論是歌劇愛好者、漫畫迷還是喜愛體驗創新舞台的觀眾,不論老幼」,埃基爾貝如是說。

島嶼管弦樂團及誦調合唱團《貝多芬和平之戰》
日期:2025年3月26-28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列表關閉

贊助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