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第53屆香港藝術節 .精選
2025.01.10

鋼琴家陳必先|七十載音樂人生

撰文 / 斐德龍博士

1959年,稚齡九歲的陳必先離開家鄉台灣,隻身負笈德國學習音樂,在老師科隆音樂學院教授漢斯-奧托.舒密特-諾豪斯家中長大。在1972年,她在慕尼黑舉行的德國 ARD 國際音樂大賽贏得鋼琴組首獎。其後又在其他比賽多次獲獎。她經常與多位現代作曲家合作,包括約翰.基治、艾略特.卡特、皮埃爾.布萊茲、卡凱斯.史托漢臣、哥爾格.庫塔克、約翰.柏德烈.托馬斯,以及彼得.艾特沃殊(陳必先的已故前夫)。在合作過程中,陳必先漸漸對當代音樂鋼琴作品產生濃厚興趣,並以此見稱於國際樂壇。

陳必先雙親都是學者,原居中國大陸,1949年遷至台灣。陳必先赴德前在台北生活。她年幼時已被發現擁有絕對音感和音樂天賦,能輕易地用玩具鋼琴彈出聽過的旋律和曲調;她五歲正式開始學習鋼琴。小時候,一家人住在眷村——由前軍營改建而成的房子,裏面還有個公用廚房,她就在這種環境下練琴。

與香港的淵源
後來有個香港的合唱團到訪台灣,發現陳必先才華橫溢,並邀請她到海外。其實當時陳必先的父母已認為她應該到海外接受音樂教育,但當時她只有五歲,年紀實在太小。數年後,舒密特-諾豪斯收到陳必先的鋼琴演奏錄音後,便邀請她入讀科隆音樂學院,隨他學習。當時台灣政府正好開始推行資優教育,陳必先的琴技獲專家學者驗證,被認定為天才兒童而獲准赴海外深造,成為全台首例。

年幼離家千里,箇中滋味也實在難受。由於言語不通,陳必先感到孤單之餘,也覺得這大概是種懲罰,於是音樂就成了她的避難所。她解釋道:「我彈琴時便覺得自己身處完美的世界。巴赫和莫扎特體現了理想主義,那是完美的世界。

華人奇蹟
雖然陳必先獲譽為「華人奇蹟」,但她仍須在西方的競爭與偏見中證明自己。漸漸地,她由一個琴技超卓的神童,成長為一位藝術家,她堅信「好的音樂創作也包含感性,以及對自身個性的洞察。」由於音樂能反映思想與文化,因此陳必先努力不懈,務求連結昔日的音樂表達方式與現代手法。

陳必先早在1974及1975已來港參與第二屆及第三屆香港藝術節演出。2025年她重臨香江,適逢法國二十世紀重量級作曲家、指揮家皮埃爾・布萊茲百歲誕辰紀念,陳必先曾多次他合作,故香港獨奏會上向這位大師兼拍檔致敬,也會演奏布萊茲欣賞的作曲家之作。

陳必先以演繹巴赫名揚天下,故獨奏會將以巴赫的《第四鍵盤組曲》拉開序幕,此外還有三首奏鳴曲,分別是貝多芬(作品111)、貝爾格與布萊茲的作品,三者呈現美妙的對話。當中貝多芬之作,亦包含在陳必先在2024年推出的《貝多芬計劃》全套奏鳴曲錄音專輯內,觀眾正好可在獨奏會上欣賞她的現場演繹。

陳必先鋼琴獨奏會
日期:2025年3月30日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廳

下一篇的ID :鋼琴家陳必先|七十載音樂人生
列表關閉

贊助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