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常聽見一句「可怒也」(發音類似「call-lau-yeah」),使用的乃,又稱「官話」。早在清末民初前,廣東大戲正是以官話演出,並非粵語。直到上世紀十至二十年代,才漸漸演變成白話演出,以官話所唱的古腔粵劇則日漸湮沒。不過粵劇資深演員阮兆輝認為古腔粵劇,才是粵劇演員精進戲曲藝術之不二法門,遂奮力拯救失落戲寶。
古腔粵劇又稱為「排場戲」、「古老戲」,有所謂「千斤口白四兩唱」之說,重視口白,講究氣勢,唸唱起來聲音洪亮。阮兆輝對《閱藝》說,他年少學藝時,前輩演員一定要學古腔粵劇,因為它有指定套數,排場、口白、鑼鼓、「梆子」、「二黃」齊全,結構嚴謹準確,有助學戲。「沒有佈景時,演員要說山是山,說水就是水,要令觀眾相信,就是靠他演出來的感覺。」
當時他有幸從不同的師傅身上學過個別的古腔粵劇劇目,例如曾在七十年代跟徐雪鴻(演員徐小明之父)學古腔粵劇《斬二王》,此劇集合最多程式及排場,光是結拜已有三種:「斬帶結拜」、「拗戰結拜」、「柳營結拜」,而此劇亦包含「大戰」、「投軍」等其他常見排場。
然而,上一代的演員雖然懂得唱古腔粵劇,但近幾十年卻鮮有演出,加上普遍教育程度低,令古腔粵劇難有完整劇本記錄,只能,不利承傳。「以前學一套戲,唱幾十年才明那句話說甚麼,那些叔父都是『唸口黃』,我們都不敢問。」不過他覺得這樣死記硬背,記到滾瓜爛熟反而能理解。
阮兆輝解釋,粵劇約有三百年歷史,其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可以上世紀十至二十年代為分水嶺,此前主要以官話演出古腔粵劇,估計原因是外省人來廣東省教戲;此後,廣東老倌漸漸用白話演出,不少白話新劇本冒起,以小調小曲入戲;到了近年則趨向西化或現代化,各自發揮。
由於當紅大老倌過往較少演出古腔粵劇,使此類劇目較少變動,得以保留原汁原味。為了力挽古腔粵劇於既倒,阮兆輝在1993年成立了「粵劇之家」重現古腔粵劇。近年勤訪廣西、東南亞等地,遍尋仍然在世的前輩演員求教及記錄。最近更獲香港藝術節委約,推出一個名為「三年粵歷三百年」的計劃,夥拍中生代粵劇演員藍天佑、黎耀威及梁煒康,希望把粵劇三百年發展史,濃縮在三年演出內。首年項目名為「始」,便以古腔粵劇為主題,其中《武松》(古腔全劇)就是他到南洋尋找劇本的成果,而《大鬧青竹寺》則是黎耀威遠赴美國所學。
回顧演戲生涯逾七十年,阮兆輝愈發現原來粵劇中的不同戲碼,皆源自年少時學習的排場戲,「例如『出將入相』的走位,在所有劇種中都是一模一樣,京劇也好,崑曲也好,河南梆子也好。」學會古腔粵劇,保留傳統排場、程式,有助整理戲曲發展脈絡,讓粵劇生生不息。
三年粵歷三百年 · 始
日期:2025年3月6-8日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