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第52届香港艺术节
2023.11.21

戏剧泰斗彼得.布禄克遗作 《暴风雨计划》寻自由意义

撰文 / 彼得.布禄克

编按:

已故戏剧大师彼得.布禄克为后世留下无数珍贵的作品。他的遗作《暴风雨计划》改编自莎剧《暴风雨》,将于第52届香港艺术节演出。下文乃布禄克对《暴风雨计划》的自述,追溯其创作进程,不但指出此剧的精髓,更流露了一代宗师的真知灼见。

导演的创作源起

很久以前,我首次在斯特拉特福执导《暴风雨》,效果并不理想。我总感觉抓不住剧作的神髓。主要的难题,是在展现超自然世界时,要令人信服。我用尽所有戏剧技巧,但却隐隐觉得走错了方向。

后来到了1968年,我在巴黎再次执导此剧,并与世界各地演员合作。很有趣地,我以几节场景为基础,与大家一起重新发现,收获超乎所望。

在伊利沙伯时代的英国,人类仍保持与大自然的连结。古老的思想仍流行,处处充满奇思妙想。时至今日,西方演员拥有一切探索莎剧的必要元素——愤怒、政治暴力、性欲、内省。但他们却几乎触摸不到超自然世界。反而对于所谓较「传统」的民族,神明、魔法师和巫师的形象倒显而易见。

西方演员要演活不真实的角色,需要很好的演技。而对于活在充满仪式与习俗文化国度的演员,往往能更直接而自然地理解超自然世界。

《暴风雨》是一个谜。它是一则寓言,若只从表面意思解读,它就会失却其深层意义。乐章须要弹奏,方能听见其旋律;《暴风雨》也需要演出,才能让演员和观众一窥真貌。

有一组词语贯穿了整部剧:自由。与其他莎剧一样,词组有多重意思。就像你在一间回音室,每下回音都愈发扩大和浑圆。卡里班想要自由;艾里奥也想要自由,但两者渴想的自由却不相同。对普洛斯彼罗而言,自由是不能定义的。在整套剧里,他都在寻觅自由。年轻时,他一头钻进书本,探索神秘法术,结果梦想成为了他的囚牢。在岛上,我们或许觉得他自由了,因为他已获得人所能及最多的魔力。但魔法师的法力并不属于人类。人本来就不应该使烈日正午变作黑暗,或叫死人复生。

在剧本开首,普洛斯彼罗被兄弟盗取了其勋爵,于是他竭尽己力兴起风暴,威力强大得把载着其兄弟的船玩弄于股掌之中。复仇吞噬了他,他却尚未能驾驭这法力,平息内心的风暴。在剧本中段,普洛斯彼罗突然面临放逐终结,他没想过两个酒鬼和一个奴隶会危及其性命。虽然他以狡黠和幽默避过一劫,但同时明白是时候要放弃他视之为手艺的法术,最重要是要彻底放弃报仇。普洛斯彼罗敞开心扉,意识到自己不能独自找到自由,他不能永远留在岛上,必须释放奴隶卡里班和忠心的精灵艾里尔、原谅兄弟、让珍爱的女儿米兰达离开并嫁予他的外侄费迪南。接着,他该问谁拿回自由?问我们所有人。

北方布夫剧场《暴风雨计划》

日期:2024年3月22日至24日

地点:香港大会堂剧院

详情:https://www.hk.artsfestival.org/sc/programme/Tempest_Project?

下一篇的ID :戏剧泰斗彼得.布禄克遗作 《暴风雨计划》寻自由意义
列表关闭

赞助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