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第52届香港艺术节
2023.11.20

全本《牡丹亭》以三场昆剧演出还原 延续杜丽娘回生之后

撰文 / 袁学慧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牡丹亭》,由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以雅致浪漫之笔,写尽极致之情,以及对生命自主的追求,思想跨越四百年。自2001年昆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单后,《牡丹亭》成为各大昆曲院团搬演的首选,更变成昆曲的代名词。然而对于几代昆曲演员来说,搬演全本《牡丹亭》是一场跨世代的梦。 「有一份使命感,不做这件事,会心有不甘。」上海昆剧团(上昆)的国宝级旦角张静娴如是说。

还原全本  不再浓缩

《牡丹亭》一共五十五出,内容博大、唱做繁复,一般难以全本演出。故各院团推出的不同版本,大多围绕柳梦梅、杜丽娘一双生旦的爱情故事精华,以〈闺塾〉、〈游园〉杜丽娘的生命自觉为起点,以「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回生〉结束。然而,上昆则以三场演出全本。

歌颂「至情」乃汤显祖的创作核心,然而对春光及美梦的热望,象征着对生命自主的冀盼。汤显祖借爱情故事道出生命的美好,但爱情绝非唯一主题,诚如是次饰演杜丽娘的罗晨雪所言:「爱情是美好的,但重新反覆阅读原著,会发现爱情只是人生中一部分,更深层的是在体会杜丽娘在面对什么、解决什么、追求什么——她为自己的梦想奋不顾身。」

上海昆剧团数代昆曲艺术家,多年来为探索《牡丹亭》的各种演出版本,同样奋不顾身。经历疫情「线上排戏」、于桐乡「集中营式排练」四十多天等挑战,由已故剧作家王仁杰缩编剧本、郭小男导演的全本《牡丹亭》于2022年上演。在爱情以外,照见《牡丹亭》原著恢宏,折射明朝时代社会背景,描绘杜丽娘与柳梦梅爱情的土壤——一个战乱不绝、理学盛行「存天理,去人欲」的动荡社会。杜柳爱情之间的纯粹美好才更显难能可贵和富有力量。

摸索属于当代的杜丽娘

在演出调度上,导演郭小男基于上昆1999年修编的三十五出《牡丹亭》版本,进行增删及创作。此剧采用旋转舞台设计,轮流呈现四个场景空间,上下场的调度与传统截然不同。且导演一开始要求两位年轻主演罗晨雪、胡维露,于排练期间再创作,不能向老师求教。几位艺术指导一直陪伴着两位演员,连岳美缇都不禁说:「对他们两个是很大的考验。我很少夸赞维露,但这次却想一直鼓励她。」张静娴则说:「前辈们(的演出)可以借鉴,但不要只模仿,她心中要有罗晨雪的杜丽娘。」

两位年轻演员背负着「全村的希望」,加上《牡丹亭》下本鲜有演出,她们唯有在高压中不停寻找出路。经历了上本「如梦如幻,风流蕴藉」的爱情温存;中本二人相处、杜丽娘回生之余,战争亦令所有人的命运高速转向;下本「鬼可虚情,人须实礼」,是柳杜二人入世考验,也是演员经营角色的挑战。张静娴说:「(下本)以自己的经历面对社会,让大家来认可(两人之间的爱情),所以声音、眼神、身段既有变化,也要有相应的能量和韧度。演出的内在力度与分寸非常不一样。」

「角色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角色。」胡维露道出她与罗晨雪成长与蜕变的心声,诚如岳美缇所言:「一代演员有一代的观众与剧目。」全本《牡丹亭》对昆曲意义重大,至于为什么当代观众还需要《牡丹亭》?罗晨雪则耿直地说:「我很羡慕杜丽娘对人生的自主追求,也许哪怕是现在,都不是很多女性具备这样的勇气。我们有梦想,但如何面对现实,不论任何时代的人,都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吧。」

上海昆剧团—— 全本55出《牡丹亭》

日期:2024年3月2至3日

地点: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

详情: https://www.hk.artsfestival.org/sc/programme/Shanghai_Kunqu_Opera_Troupe?

列表关闭

赞助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