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第51屆香港藝術節
2023.03.13

原音重现长笛的多采面貌——曾逸豪在缪思的庭院

撰文 / 杨欣诺

西洋长笛可谓是一件历史悠久的乐器:欧洲各地发现数万年的骨笛,圣经《创世记》中又记载创造乐器的犹八。无论如何,人类好像对笛子情有独钟,数万年来不断研制改良这个乐器。但是,到廿一世纪的今天,演奏家如何透过这件乐器展现对「传统」的诠释呢?今届香港艺术节带来一位土生土长的演奏家,以他亲自构思的节目为观众解答这个难题。

近年留学荷兰及德国专攻古长笛的香港年轻演奏家曾逸豪拥有来自不同年代的长笛,包括巴洛克时期、浪漫时期、波姆长笛(Böhm-flute)等。「我希望能够用作曲家当时的乐器,去了解他们写作的原因。因为不同时代的长笛无论指法、音色等都各有特色,所以更能展示作曲家的动机。波姆(Theobald Böhm)的D大调大波兰舞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曲的原版以古典时期长笛演奏绝对是考验演奏者的技巧。是次在香港艺术节的演出,我就要如此演奏,让波姆的想法再次完整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正因为这个原因,逸豪对「鉴古演奏」如此着迷。对于鉴古演奏,他又谓:「当然我们可以透过现代的乐器对不同时代的乐曲有深入的理解。但问题是:既然我们能使用作曲家当代的乐器,而与现代乐器相比,它们不是更可能让我们在不同的可能性中(甚至限制)发现新的理解吗?」

在「长笛三次方——曾逸豪在缪思的庭院」两场音乐会,演奏家为我们带来为不同时代的长笛「度身订造」的精彩节目。在首场音乐会中,演奏家带来四首不同作曲家的乐曲,但全部都是以B小调写作。他解释道:「这个音阶在巴洛克长笛上的指法绝对不易,但巴赫坚持用这调写作不少长笛音乐,所以我深信B小调对当时长笛音乐有特别的意义。」这场音乐会将尽显不同作曲家如何「同曲异工」!次场音乐会逸豪将使用古典时期长笛,带来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由贝多芬同期的长笛手德鲁埃改编给长笛的版本。他亦会以波姆长笛演奏莱恩力克的E小调「水妖」奏鸣曲。逸豪特别喜爱此曲:「浪漫时期长笛的指法让演奏此曲有更多可能性,所以音色上可以有更多不同的表现。但可惜不能在演出中途改变古钢琴的调音,所以将会以波姆长笛演奏。作曲家本人亦曾与不同长笛手演奏此曲,当中亦有用波姆长笛演出。」两场音乐会曾逸豪将联同古键琴及古钢琴演奏家托斯丹・曼,为听众以音乐展示长笛的发展历史。

这个对长笛悠久历史「传统」的演绎,逸豪解释对于欧洲观众来说是习以为常:「鉴古演奏正正是反映他们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人们都十分欣赏及珍惜这些使用古乐器的演出。」这两场音乐会相信对香港观众来说是一个耳目一新的体验,可以在本地音乐厅活生生地见证人类与文化的互动与交流。

长笛三次方——曾逸豪在缪思的庭院

详情:https://www.hk.artsfestival.org/sc/programme/triptych_for_flute

第51届香港艺术节

列表关闭

赞助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