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第51屆香港藝術節
2023.02.07

短篇粵劇變陣 「戲說八德」重現傳統美德

撰文 / 黃子翔

標準的粵劇表演一般長達三小時,為了讓粵劇令人易入口, 有創作者突破形式框架, 把四則故事各濃縮至半小時至一小時的短劇,繼2022年「短篇粵劇——民間三孝義故事」,香港藝術節再接再厲,延續精悍形式,推出「短篇粵劇——戲說八德」,同時令故事更符合現代道德價值。

深入考證歷史再創作

「戲說八德」的四則故事包括《千里送嫂》、《臥薪嘗膽》、《孟母訓兒》、《蘇武牧羊》,製作總監周嘉儀說,故事雖被濃縮,卻仍有不少分場,把忠、禮、義、恥等主題充分顯現,她認為短劇形式較易吸引非傳統粵劇觀眾,有助拓展觀眾群。至於為什麼選擇「八德」為主題,編劇李廷𩆨道:「粵劇最初就是讓人從這個表演藝術中,了解忠孝節義等思想,隨着現在粵劇觀眾層面多了,知識水平提升了,我們也希望能在粵劇作品中重新表達一些深層意義。」

以有限篇幅說故事當然有其挑戰,「義」篇《千里送嫂》編劇劍麟認為,挑戰在於以精簡篇幅,把故事重點表達清楚。《千里送嫂》是《三國演義》中,關羽面對曹操百般拉攏利誘,千里護送劉備兩位夫人的著名故事,劍麟指,在傳統戲曲裏,紅生是一個特別的行當,是演關公等紅臉、勇武剛強的鬚生角色,有特定的穿戴和表演方式,即所謂關公戲、老爺戲,這次《千里送嫂》的關羽一角,由曾演關戲的演員吳國華飾演,讓其他年輕演員有所參照,處理也一絲不苟。

雖然是粵劇創作, 但由於故事人物仍有歷史根據,加上製作團隊希望此次演出兼具教育推廣意味,故團隊深入考究史實。譬如《蘇武牧羊》其中一個角色李陵,實際年齡比蘇武還要大,但在崑曲中常見其俊美形象,蘇武則是蒼髯滿面,周嘉儀說:「為了呈現史實,既然李陵已為駙馬,養尊處優,就讓他長黑鬚吧。」

劍麟補充,歷史人物的既定性格、事蹟、故事發展,不能扭曲,「但在故事框架上,我們可以有發揮空間。」上述《蘇武牧羊》便是好例子,為「戲說八德」擔任學術顧問的胡國賢說認同戲劇中,創作是必須的,「歷史流傳下來的故事,本來就有創作成分,未必都忠於史實,在舞台上稍加創作,令故事變得更合情合理,觀眾是接受的。」

編劇劍麟覺得短篇粵劇這種演出模式值得探索,不過當中涉及成本問題,即使演出時間縮短,但人工、場租等所有開支,跟長篇演出無異,然而票價卻可能需要下調,一想到能否自負盈虧、是否有生存空間,他心存疑問,如要繼續發展,必須有主辦者、資助等支持,才有機會繼續發生。

下一篇的ID :短篇粵劇變陣 「戲說八德」重現傳統美德
列表關閉

贊助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