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第51屆香港藝術節
2023.02.22

無聲勝有聲 沉浸式環境歌劇《小狐狸》 掀起寂靜歌劇革命

撰文 / Adam Wright

「歌劇」一詞讓你想起甚麼?假如你對歌劇的印象是衣香鬢影的觀眾加上華麗得嚇人、放滿紅絨椅的歌劇院,那麼來自英國的寂靜歌劇團或會改變你對歌劇的固有印象。

寂靜歌劇團由導演黛思・伊凡於約十年前創立,借用隨着「無聲的士高」熱潮而普及的技術,專注為新一代製作歌劇表演。參加者在體驗這些沉浸式演出時,可以選擇聆聽歌手及伴奏樂手現場奏唱,或戴上無線耳機,收聽預先錄製的管弦樂版歌劇演出。

2022年底,伊凡與歌劇團的音樂總監史提芬・希金斯來港籌備2023年香港藝術節演出——賽馬會本地菁英創作系列:沉浸式歌劇《小狐狸》,並與《閱藝》進行訪談,她說歌劇團成立的契機其實並非近年流行的無聲的士高。

伊凡說:「我在倫敦成長,當地戲劇界有很多新奇事。非主流劇場的發展蓬勃,孕育大批實驗性或沉浸式劇作。我有音樂背景,對歌劇情有獨鍾,便想:『怎樣能仿效這些劇團,讓歌劇邁向新發展呢?』」

「我只看過英國皇家歌劇院和英國國家歌劇團的演出,那時的我,面對這些票價昂貴、不太親民的大型表演藝術機構,有種被拒於門外的感覺。我想正視這個情況,於是投身創作。」

尋找新聲

伊凡說她在大學時開始思索如何籌劃場域特定的歌劇,工具只有一部鋼琴。後來發現缺少了管弦樂團,整個構思有欠全面;加入管弦樂團的元素後,她又發現要在表演場地移動樂器或容許樂手自由走動,在安排上並不容易。

後來,伊凡在倫敦乘搭地鐵時靈機一觸,想到新的方法。「我在地鐵上看見大家都戴着耳機,沉醉在自己的小宇宙。如果觀眾可以置身於歌劇的聲境之中,同時聽到管弦樂團及歌手的演出,然後在到處遊走時,身邊人突然開口高歌,那一定非常有趣。最後決定採用無線技術的無聲的士高耳機,是因爲它最方便。」

技術革新

希金斯解釋單用預先錄製的管弦樂音軌並不理想,因為這會令歌手失去現場伴奏時的發揮空間。他說:「我們希望改善技術,演出時保留音樂的感性。我與黛思最初合作時運用了Qlab(用作調控背景音效、影片、燈光及其他舞台指令的程式)播放音樂片段,相比起電腦程式,那更像是有生命力、會呼吸的樂器。」

「我想,既然我們會使用各種錄音片段和信號,還會把六十位演出者的聲音收錄入電腦,那麼何不善用電腦本身的功能,更深入利用軟件創作呢?」

希金斯意識到Qlab軟件可透過無線耳機偵測到歌手在演唱前急速吸氣的聲音,並啓動播放錄音片段的指令。隨後,現場樂手與演出班底不斷磨合並熟習錄音片段,寂靜歌劇團的構思亦大功告成。

讓樂手走出樂池

伊凡說雖然演出依賴電子儀器進行,但寂靜歌劇團同樣會起用樂手現場奏樂。「一般歌劇演出的樂手都有種疏離感,他們一概穿黑衣,好像隱沒在樂池裏,也沒人會鼓勵觀眾多留意他們。我的想法是,樂手身處「舞台」,配合現場演出奏樂,我們要怎樣才能讓他們在戲劇世界裏感到輕鬆自在?」

「舉例說,樂手在《小狐狸》化身街頭樂團在路邊賣藝賺錢,所奏樂曲的來源正是原著歌劇,所以歌手可以自然融入演唱,成為劇場空間裏的一份子,而觀眾不會有距離感。」

遊走歷史建築

《小狐狸》香港版本將於大館建築群的監獄操場及洗衣場石階進行演出,並將原劇本的背景設定從倫敦改為香港,加入本土風味,例如劇中的狐狸便說要請母狐喝一杯珍珠奶茶。為了讓本地觀眾對配樂更感親切,錄音團隊亦下了不少苦功,例如收錄香港行人過路處的聲音地景。

不難想像,寂靜歌劇團在成立之初曾面對主流歌劇界不少質疑,但他們迎難而上,最終贏得很多歌劇界資深前輩的讚賞。希金斯說:「我們的演出不是上流社會的聚會,它緊貼城市脈搏,觀眾毋須盛裝出席,不受任何規條約束。我們是不會害怕那些『歌劇特警』的。」

賽馬會本地菁英創作系列
沉浸式歌劇《小狐狸》

詳情:https://www.hk.artsfestival.org/tc/programme/vixen

 

列表關閉

贊助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