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第51屆香港藝術節
2023.02.22

笙生不息——鄭浩筠的多元新世界

撰文 / 楊欣諾

中國笙擁有悠久歷史,到了廿一世紀的今天,這種傳統樂器又會如何與「現代」開展對話?在香港土生土長的笙演奏家鄭浩筠將於今晚的演出中,憑藉他構思的節目為觀眾解答這個難題。

為笙尋根究底

《大英百科全書》告訴我們,最早的笙繪圖早至公元前1100年左右,而源自漢朝的笙是現存發現最早的實物。這個擁有近三千年歷史的樂器,在歷史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齊奏樂器,但鄭浩筠認為:「中國進入現代化歷程,開始各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代,故笙亦需要有自己的『傳統』獨奏曲目。胡天泉及董洪德二人便在1956年合力創作了笙曲《鳳凰展翅》,採用山西梆子戲曲風格,因為胡是山西人,故以當地曲調撰曲。」

度身訂造的演出

鄭浩筠和笙之間的緣分也委實奇妙:中一時學校的中樂團招募新生,老師便推薦他學笙,一來因爲笙的聲音悠揚好聽,二來卻是因爲這種樂器較冷門、較少人學——不想一學之下,竟一拍即合,中二時更憑着笙的演奏贏得校際冠軍,自此便再也離不開笙了。

鄭浩筠回想中學時期的一件軼事:「我就讀的教會學校,使用的詩集都是用簡譜,而當時學習中樂同樣是用簡譜的。有一位同學看到詩集的樂譜,便拿起笙吹奏聖詩曲調。音樂與樂器看來不協調,但聲音卻是何等動聽!我在新加坡工作這幾年,同樣看到華樂發展的多元可能。新加坡的多元文化,華樂發展亦沒有中國內地要『繼承傳統』的包袱。」他認為正由於笙本身沒有獨奏或領奏的傳統,從而造就無限可塑性。

這次鄭浩筠將使用傳統笙及鍵笙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節目,糅合傳統中國、南洋、印度及西方音樂的不同元素。鄭浩筠特別喜愛其中一首委約作品《俠舞》,這首曲子由本地作曲家羅健邦創作,其中引用了經典武俠片中的曲調,充滿了老香港情懷。鄭浩筠亦有參與創作,使樂曲盡顯笙的可能性。

在這場音樂會中,鄭浩筠通過匠心獨運的改編,讓「傳統」和「現代」共聚一堂,在笙曲中展開一場逾越文化、時空的綿綿對話。讓我們以笙會友,在音樂會內一同見證這珍貴的文化互動。

下一篇的ID :笙生不息——鄭浩筠的多元新世界
列表關閉

贊助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