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第51屆香港藝術節
2022.12.21

法國島嶼管弦樂團音樂會《天葬》反思死亡與恐慌

撰文 / 斐德龍博士

乍看之下,刻意讓禿鷲痛快淋漓地吃人肉似乎十分令人反胃,既駭人聽聞又令人毛骨悚然。可是在西藏古老的天葬習俗,將先人放在山巔,讓遺體自然腐爛,任由禿鷲啄食,卻是藏人信仰中靈魂轉世過程的一環。

在得獎視覺藝術家麥特‧科利肖眼中,這種佛教儀式突出了生命的短暫,也就是他種種反烏托邦想法的基礎─他認為環境必將崩潰,環球大災難必將到來。他的影片
《天葬》一點不流於病態獵奇,反而是警世之作,有力地提醒大家:人類自相矛盾,而且人類與大自然關係並不健康。

科利肖《天葬》的影像令人難忘,這次更配上佛瑞(1845-1924)的聖樂。原本的計畫只是揉合視覺與音效,但這個計畫在2023年香港藝術節卻得以更進一步,將錄像投影與復古樂器現場演奏共冶一爐。音樂會另外還演奏古諾(1818-1893)的聖樂,有賴埃基爾貝、島嶼管弦樂團及誦調合唱團之間天衣無縫的配合,這個非比尋常的演出才得以實現。其實島嶼管弦樂團每樂季都會製作非歌劇的劇場演出,埃基爾貝說:「其他的演出計劃旨在讓過去的作品與當世產生共鳴。將佛瑞的聖樂以復古樂器演奏,再與視覺藝術家攜手,也完全符合我們的初衷。」

在國際樂壇上,埃基爾貝以對待音樂和藝術的方針見稱,她要求極高,同時又開明寬容。她嘗試盡量模仿昔日的音響體驗,並非為展現精確的原貌,而是為了「在我們與前人的音樂現實之間,建造一座座橋樑」。埃基爾貝表示,選用樂曲問世時的樂器,可以重塑出獨特的音響平衡,而這個過程就猶如利用現代媒體(如影像)重現古老的佛教儀式。「橋梁是不同了,但始終是橋梁。事實是,『古早』的聲音加強了這種轉折,呈現面對死亡時的妥協,這一點在佛瑞和古諾的樂曲裏都很明顯,樂曲亦顯現了人類對大自然犯下的錯誤。」

甜美的釋放

佛瑞將死亡看作歡欣的解脫,追求墳墓另一端的快樂,而不是痛苦的經驗。確切地說,他以巴黎一種古老儀式所用的音樂與歌詞為根據。這套歌詞沒有在「最後審判」着墨,沒有刻劃那令人恐懼又有預言意味的一幕。

而古諾學生時代已開始寫作《亞西西的聖方濟》,卻在臨終前兩年才完成。手稿2011年在一位修女的櫥櫃裹被發現時,已經是古諾逝世後差不多二百年後了。埃基爾貝、島嶼管弦樂團和誦調合唱團2016年灌錄了《亞西西的聖方濟》,成為樂曲首個錄音版本。在埃基爾貝看來,佛瑞《安魂曲》是充滿宗教意味的哀歌,是「羅馬式風格的修道院戲劇」,以《亞西西的聖方濟》作為佛瑞《安魂曲》的開場白實在妙不可言。《亞西西的聖方濟》有兩個場景,一個詳細敘述聖方濟接受十字架聖痕,另一個宣告他命不久矣。聖方濟體現了樸素清貧生活的精神,而且熱愛大自然,這些都是科利肖影片中的核心觀念和關係。

佛瑞《安魂曲》和古諾的音樂,都對死亡表現出安詳淡泊的態度;兩者結合,就令人懷疑:大家對待生死時,還應否繼續惴惴不安?

《天葬》

詳情:https://www.hk.artsfestival.org/tc/programme/s_insula_sky_burial

2月23日演出贊助:香港賽馬會藝粹系列

列表關閉

贊助鳴謝